欢迎光临天津瑞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!
销售咨询电话022-87938086
您所在位置:
一汽南下,意欲何为?
来源:盖世汽车 | 作者:Garcia | 发布时间: 508天前 | 64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一连两日,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先后与深圳市人民政府、广东省人民政府相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举兵南下,势在必得!

就在11月28日,一汽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约,双方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在前瞻研发、汽车出海、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战略合作,共建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和世界一流汽车企业。

紧接着在第二天,一汽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将围绕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,在创新研发、生产制造、营销推广、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,携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。

 

尽管三方均未透露具体的合作细节,但这一系列行动的时间和地点无疑引发了人们的遐想。
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下海是个流行词。彼时是撤县设市刚满一年的深圳,并于1980年迎来改革开放的最前沿。不论是人海中的普通大众,还是体制内的公职人员,纷纷奔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,想在那一片刚开放的热土上寻找新的机遇、新的人生,而一汽或许也同样如此。

 

1953年,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长春那片黑土地上建起了中国第一汽车厂,随后于1956年造出第一辆卡车(解放牌),并在2年后,造出了第一辆小轿车(东风牌)和第一辆高级轿车(红旗牌),至此开创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。

 

经过漫长的七十年,一汽建立了东北(长春)、华北(天津)、华东(青岛)、华南(佛山)以及西南(成都)五大生产基地,拥有红旗、解放、奔腾等自主品牌和大众(奥迪)、丰田等合资品牌,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,202231-10月,一汽集团旗下乘用车累计销量突破240万辆,仅次于上汽集团,位列全国第二大汽车集团。

 

然而,如果将范围缩小至中国自主乘用车品牌,一汽集团不敌比亚迪、长安、吉利、上汽、广汽、长城以及奇瑞等一众汽车集团,退居第八位,仅比第九位的理想汽车多出不到3万辆。

 

若将范围进一步缩窄至本土新能源乘用车企业,前十强中再无一汽。

 

细化至各品牌,一汽红旗以累计销量5.35万辆位居第十七位,位列第34位的一汽奔腾今年前十个月新能源车销量刚过1.3万辆。

 

反观一汽,红旗在年初高喊All in新能源,立志到2025年总销量100万辆,新能源占比超过一半。实际上,前十个月销量不足26万辆,更不用提21.9%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,想要实现2025年目标,难。

 

“中国市场再大也容不下这么多企业,最近三至五年是历史淘汰期,兼并重组和社会资源的大整合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。”日前,在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、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付于武先生沟通时,他强调,“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势力,都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建设,以应对未来的挑战。”

 

即便是与中国汽车工业同岁的一汽,也不得不寻求转变,而深圳、广东或许便是这个契机。

 

近年来,电气化、智能化席卷汽车业,颠覆的不只是产业链,事实上还改变着产业布局,从投资蔚来一夜崛起的合肥,到拥有比亚迪最大汽车产业园的西安,再到因宁德时代吸引上汽及其产业链集聚的宁德,越来越多新兴城市正抢抓窗口期,以新能源汽车行业拉动整个城市能级的提升。

 

今年8月,《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(20232025年)》(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出台,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超200万辆,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。正因如此,深圳成为继广州、上海后第三个提出这一目标的一线城市。

 

就在一汽与深圳签约前一天,八部门联合发布《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。

 

也正因此,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 董扬认为,现在的深圳不可能是地价最便宜的,也不可能是市场最大的,但可以是新技术应用最自由、最方便的城市。深圳可以变成对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最友好的城市,特区优势是深圳的核心优势,应充分用好特区在立法权等方面的优势。

 

单以去年为例,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《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》正式施行。深圳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以立法形式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城市,特区先行先试,为后续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制定提供了参考与示范。

 

目前,深圳除了比亚迪、华为、腾讯等多家涉及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,还吸引了AutoX、元戎启行、文远知行等业内知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。此外,总投资超8亿元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已交付运营,可支撑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(L3级、L4级)测试。


正因如此,根据一汽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邱现东分别于28日、29日的发言,“一汽将充分利用深圳科技和产业创新优势,加大在深汽车技术研发布局”,并“结合广东创新能力强劲、产业基础扎实、市场规模较大等优势,进一步扩大在粤投资布局”,从而致力打造一个世界一流汽车企业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同在11月28日,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BG CEO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公开透露华为车BU走向独立运营,向赛力斯、奇瑞、江淮、北汽等智选车模式合作伙伴发出股权开放邀请的同时,首次点名一汽,“欢迎中国有实力的车厂,比如一汽来参与共建,共同打造最领先的、极致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产品。”

 

尽管至今一汽尚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,但在当前的情况下,一汽选择南下,并在华为总部腹地深圳设立研发中心,又为此次合作增添几分可能性。

无论最终成果如何,面对逐渐落后的市场境遇,古稀之年的一汽并未淡漠,而是选择南下,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毅然下海的人们一样,寻求再创一个新未来的机会,这种积极应对挑战的态度值得肯定。